刷臉支付月入30000是“送人頭”嗎
作者 | 趙一行
來源 | 游馬團隊(ID:youmatd)
互聯網的項目實在太多,每天都能發現幾十個,在這幾十個中,有些曾經做過,有些想做但實力不允許,而有些不過就是拉人玩意。
“得不到永遠在騷動”,看著別人手里賺錢的項目,總想自己去操作一把,結果不僅能沒賺到,還賠了不少錢。
隨著公眾號文章不斷更新,每天陸陸續續有人添加我的微信,俗話說:林子大了,什么鳥都有。
比如:搞資金盤的、微商盤的、社交盤的。當然,這些都是比較常見的盤子。
若要說最近什么盤子最后,莫過于刷臉支付盤。
既然說到刷臉支付,那就得來說說刷臉支付到底是啥玩意?
刷臉支付是一種全新的支付方式,區別于手機支付掃二維碼,而刷臉支付只是掃臉而已。其實并沒多大的創新,只是一種很常規的支付手段。
現在市場兩家支付巨頭支付寶和微信都在搶奪市場,現在整個市場還是處于“教育階段”,大部分用戶不太習慣用刷臉支付,覺得自己信息會被盜用。
這點到是要聲明一下,刷臉支付本身是靠譜的,設備通常由支付寶和微信兩家提供,當然還有其它商家,比如:拉卡拉,京東和蘇寧。
那么,這個一樣就能看懂的項目,有什么值得掘金的地方嗎?
若是你之前推過pos機,你就了解其中的奧秘,現在無非就是換了個設備,我簡稱它會可以刷臉的pos機。
一般推這類設備,返傭和每月獎勵成為大多數趨之若鶩的焦點。
沒有錢辦不了的事,若是辦不了,再多給一點錢。
“以利驅動”,被各類商家和營銷者運用得淋漓盡致。而據我所知,大部分人只能成為韭菜,而無法“咸魚翻身”。
為什么這么講?
因為現在整個市場對刷臉的認可度很低,哪怕是支付寶和微信這兩個大頭雖然出了設備,但實際上并沒有做什么宣傳。
很多設備的推廣核心還是需要銷售人員,若是你本身就是在做地推,本身就是一個銷售,而且手頭有很多的商家,那么你玩這個刷臉支付還是有點搞頭的。
若你只是一個小白,手頭沒有資源,那我勸你還是死了這條心,老老實實上班要比這個靠譜得多。
做過地推的人都懂,沒有一定口才和臉皮,是很難混下去的。畢竟做地推,你不僅要有堅定的意志,還需不怕冷眼嘲諷的勇氣。
所以,我常說,要臉賺不到錢(zqc8090.com),不要臉才能賺錢。
在我微信,有個人專門做刷臉支付,能否賺錢,也只有她自己清楚。
在刷臉支付行業中,搞加盟代理是最靠譜的,他們無非就是代理了某大廠產品,但對外聲稱是某大廠的員工,這就非常魔幻了。
大部分小白和商家哪分得清楚誰是誰的員工,哪怕是我去做,也能拿到大廠的代理。
你試想看,當公司的生產的設備是你的,推廣過來的用戶也是你的,就連發傭金也是你決定的,你會考慮誰幫你推廣嗎?
大部分搞加盟的團隊,就是蹭了大廠的熱度做盤子,一些大廠實在沒辦法才發公告出來澄清事實。
不過,互聯網永遠都存在信息差。你知道的東西,未必他人就知道。
據我了解,大部分團隊代理都是某個大廠的設備,對外聲稱某個大廠的支付紅利,處在風口期,快點來加盟。
昨天我還看了一篇文章,說是某個公司拿出了50%的返傭,吸引將近50個代理報名。重金之下,必有勇夫。
若是碰上靠譜的團隊,他至少還會指點你怎么推廣引流,如何成交等一系列后端服務。
若碰上不靠譜的團隊,你也只能自認倒霉。
畢竟刷臉支付的盤子,就是拉人頭賺錢,而不是靠傭金來賺錢。
這種支付方式暫時還處于推廣階段,用戶使用的概率也不高,每月返傭能拿到400的人寥寥無幾。
而且現在搞刷臉支付的團隊,關心落地的人特別少,都在琢磨如何拉人頭和割韭菜。
韭菜綠油油,春風吹又生。
某大廠的刷臉設備是1699元,激活達到條件后,每月最多返現400,單臺累計最高返現1600,截止到明年3月。
所以,當你拿到這臺機器,若是沒有4個月400元返現,你也是收不回本的。
但400元返現,需要刷多少錢,怎么刷,通常搞加盟的人是不會告訴你怎么做的。
所以導致了很多人拿到機器刷了卻沒有拿到返現。
還有我發現,搞代理的人特別喜歡各種代理,比如省級代理,市級代理、縣級代理,似乎沒有代理這個詞都不能體現出他們的高端之處。
而且每個代理還限制名額,比如省級代理只能有10人可以參與,先到先得。
更操蛋的是,你不僅得叫機器費用,還得交培訓費用。
比如一臺1500的刷臉設備,你一次性需要買30臺成為代理,再補交5000培訓費。
沒有賺錢就已經花了50000。而在賣加盟這邊,設備的原價低于1500的零售價,既賺你機器費,又賺你培訓費。
不說多,一人弄個1~2w是還是可以的,每次還收一批。
若你以前看過微商會銷,你就知道這群人很會“演”。
比如:“再不上車就來不及了”、“百億補貼”、“紅利風口”,“李先生喜提某市代理”,“陳小姐喜提某省代理”,然后付款的時候,一群人瘋狂的涌上臺前,像極了超市大媽搶雞蛋。
十個里面九個假,還有一個奧斯卡。
當年我參加的英語培訓的時候,那群人就挺會玩這種套路,先聲淚俱下講述自己的悲慘的經歷,再說自己通過學了什么東西走上一條康莊大道。
經過一兩天的“洗腦”后,我就乖乖交學費了。不過學英語和做支付代理不一樣,前者還可以說“how are you”,后者只能說“fu*k you”。
至于賣加盟那伙人,其實就賺你代理費和培訓費,后期培訓,門都沒有。
如果看到這里,你還想入坑,那當我沒講,但是如果你已經入坑,那請聯系商家,能退就退。支付市場,不是你我個人就可以玩的。
前幾個月,有一個朋友邀請我做pos機代理,被我拒絕了。因為我知道,支付市場就是“拉人頭”賺傭金,有這個精力,我還不如多寫幾篇文章,多錄幾個視頻。
看著那綠油油的韭菜上去送人頭,我承受了這個年紀不該有帥氣,哦,錯了,是責任。